尖锐湿疣中医专利配方药理药效

2019-08-22 20:39:32 来源:
分享:

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攻下之药;病变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变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肾积水、肝腹水就必须使用泻下利水等。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泄不止的症状。

升降沉浮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联系。归经学说:药物归经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就是说药物除了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性能外,古今医学界在临床实践中还观察到药物在人体内各有它的作用范围。把这些总结起来,应用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提示药物的作用部位,称之为药物归经。中医的药物归经学说与现代药理学所说的药物有选择性作用意义是类似的。如杏仁、桑白皮归肺经,能止咳化痰,作用于肺脏;当归、芍药归肝经,能补血柔肝,作用于肝脏等。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先有实践经验才能得出归经学说,而不是相反,因此我在实践中利用现代医学科学手段掌握了药物的作用,也同时深入透彻理解了其归经理论属性。

1:与药物的气味有关: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故前人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的说法。如麻黄、桂枝等辛温之品属升浮药;大黄、黄连等苦寒药属沉降之品。

2:与药物质地轻重有关:凡属花、草、叶以及其它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金银花、细辛等;而果实、种子、矿物以及其它质重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如枳实、苏子、磁石等。但是,上述情况也不是绝对的。例如诸花皆散,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这属于特殊情况。

3:与药物的炮制方法有关:一般的说酒炒的药物多升,姜炒的药物多散,醋炙的药物多收敛,盐水炙的药物多下行等。如酒炒黄芩、姜汁炒厚朴、醋炙五味子、盐水炙泽泻等。

此外,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与其配伍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升浮药在大堆的沉降药中便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堆的升浮药中也随之上升。可见药物的升降沉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临床用药时除掌握一般原则外,还应知道影响药物的升降沉浮的因素。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体表外阴-皮肤性疾病归生殖膀胱经等是从几十年治疗病人的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实习:邓湘东)

文章来源:三门峡性病医院
分享: